尔峦割价冲击 马年新盘添压 今年逾1.8万伙即变阵

3255

1

尔峦大幅减价推盘,为新盘市场响起警号,马年一手市道更添压,尤其5大发展商今年可售单位有逾1.8万伙,发展商随即变阵,个别地区甚至要低于二手价吸客。

综合各个发展商近日公布的马年卖楼大计,年内可售新盘数量庞大,单计5大发展商旗下楼盘(包括余货项目在内),今年待推单位合共最少有近1.8万伙,即使扣除待批预售的楼盘,实时可售的一手单位仍有约4,000多伙,出货策略将成后市走势关键。

然而,新地元朗锦田北尔峦日前公布的重推价单,个别单位定价已比去年低34%,连同优惠更减价逾4成。虽然新地副董事总经理雷霆已强调,尔峦日后将会有一定加价空间,而且集团会维持市价推盘的方针,但尔峦价单一出,如同在新一年新盘市场响起警号。

赵国雄:暂不跟随减价

由于项目尚未正式发售,其他发展商暂时按兵不动。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认为,旗下新盘目前的定价,已属市场可接受的水平,集团暂时不打算跟随其他发展商减价。

恒地营业部总经理林达民就相信,其他发展商会在首份价单先以低价推盘,希望吸引准买家注意,其后整个楼盘加推的定价才真正有指标作用。加上恒地短期内会先推售余货,相信影响不大。

嘉里发展执行董事朱叶培表示,集团旗下的项目都位于市区,跟尔峦的货种及定位均有差异,相信不会受影响而要减价。

欲加快去货 需减价吸客

不过,有不愿透露身份的发展商表示,新地作为龙头发展商之一,其去货方针对市场有一定指标,以去年10月天玺的破天荒「减辣」优惠为例,其他发展商至今仍然跟随,并成为常规做法,假如尔峦日后加推时继续低价发售,可能会对后市带来阴影,尤其一些持货较多,套现压力较大的发展商,如要加快去货,就更有减价需要。

事实上,另一巨头长实的取态也很有参考价值,他们虽然手握3个已获批售楼纸的新盘,包括将军澳致蓝天、大埔岚山1期及长沙湾医局街项目,但暂时仍未见新部署。

值得留意的是,长实去年在港的卖楼收益已未达标,今年正要急起直追,近期却先后表示,致蓝天会待次季尾登场、岚山1期料3月推出,反而3盘之中规模最细的医局街很有可能率先推出,观望意味甚浓。

部分新盘成本低 有条件减价

新盘仍有条件减价。以新地元朗锦田尔峦为例,2007年每平方呎补地价仅2,960元,估计扣除建筑及利息成本后,首张价单最少仍有逾27%「水位」。

据地政总署数据,元朗锦田尔峦于2007年完成补地价,涉及金额约26.05亿元,以项目总楼面面积近88万平方呎计算,每平方呎补地价约2,960元。

早年已完成补价

元朗锦田尔峦于2011年获批出建筑图则及施工纸,业界预计,当时每平方呎的建筑及利息成本约3,000元,若果连同每平方呎补地价约2,960元,每平方呎发展成本约5,960元。

以发展商日前公布的首张价单显示,即使部分定价比去年3月低约35%,例如1座2楼A室单位售价为1,880.2万元,减至1,227.6万元,但仍有不少「水位」。

首批单位涉及约156伙,价单定价介乎423.9万至1,770.5万元,实用呎价则介乎7,583至1.24万元,比每平方呎发展成本5,960元,高出约27%至1.08倍。

事实上,现时市场上不少出售的新盘,均属发展商早年购入或完成补地价的项目,地价及建筑成本均较现时为低,而且亦不受10%「发水」上限规管,发展成本可以透过大幅「发水」而降低,故即使楼盘以低于现时市价发售,其利润仍然相当可观。

追赶售楼目标 套现压力大

新地旗下的元朗尔峦大幅减价散货,背后关键在追赶售楼目标。

另一大型发展商长实同样在售楼套现压力,在两大发展商夹击下,新盘定价得要极具竞争力。

新地长实 去年未达标

新地减价重推尔峦,散货心态相当明显。集团今年度本港住宅售楼目标为190亿元,但去年销售天玺、珑门及Imperial KENNEDY三盘,只套现约100亿元(未扣除珑门给予港铁的分红),仅及目标约半数,故马年得要急起直追,瞧着售楼目标进发。

而另一大型发展商长实,售楼套现压力亦不轻。但集团过去半年只售两个单幢式项目,包括荃湾升柏山套现逾20亿元,另北角DIVA套现约5.1亿元,两项目仅套现约25.1亿元。故长实亦会把握机会,伺机散货。

长实3231 可实时推

而长实马年有达5,000伙排队出笼,当中除荃湾环宇海湾(1,717伙)仍待批售楼纸外,其余5盘,包括已批出售楼纸的将军澳日出康城致蓝天(1,648伙)、大埔岚山1期(1,071伙)及长沙湾医局街、桂林街市建局合作项目(402伙)已可实时推出,连同待售的升柏山(逾40伙)及DIVA(约70伙),共3,231伙,已可实时推出,集团要散货追赶业绩,开盘定价亦得要「吸引」。

当然,除卖楼目标外,发展商定价策略,仍要视乎项目的楼花期长短,以现时用家市场而言,长楼花期项目的吸引力自然骤降,故发展商要推长楼花项目,定价亦自然受压。

「面粉」「面包」 要平衡配合

此外,发展商的投地目标,亦会阻碍售楼套现速度,个别采取货如轮转策略的发展商,要卖出一定数量「面包」(卖楼)后,套现以买入「面粉」,而买「面粉」的目标数量,亦要卖「面包」速度配合,变相影响卖「面包」的定价。

辣招下 投资者已近绝迹

除上述种种外,说到底,在政府推出多项辣招下,市场上投资者已近绝迹,在用家市场下,发展商要出货,新盘定价得要极具竞争力,否则难以吸引买家入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