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路项目成未来土地供应达标关键,港铁5项目拥发展权,共涉2.4万伙,为免再出现「零供应」,有建议政府收回发展权,但却涉及大量公帑及面对复杂技术问题。
港铁作为本港第二大「地主」,一直是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,扣除西铁项目(发展权由政府拥有),过去10年批出1.78万伙供应,平均每年提供近2,000伙供应,不过自2009年至2010年度起连续4个年度「零供应」,港铁项目再未有成功招标批出,导致过去两个年度土地供应均不达标。
铁路项目在未来几年仍然扮演重要角色,数据显示,已规划的铁路上盖项目涉及3.5万伙,扣除由政府持有的西铁元朗站(涉1,880伙)、锦上路站及八乡车厂(涉及8,700伙)外,其余7成供应均已批予港铁持有,涉及多达2.45万伙。
即使扣除黄竹坑站及何文田站两个项目,须在完成铁路工程后才能够推出,其余大致准备就绪的项目,包括轻铁天荣站、马铁大围站及日出康城其余待批的期数,合共已涉1.8万伙供应,足以满足一年度的私人土地供应。
换句话说,只要政府能够取回现时由港铁持有的项目发展权,不但能够令推地的「子弹」大增,亦能自行调整推地步伐,以纾缓短期内缺乏土地供应的局面。
此外,港铁还持有机铁线的小蚝湾车厂,亦正研究是否可以发展成大型住宅项目,市场估计所涉及的单位数以千计。
对于政府应否向港铁赎回铁路项目发展权,测量师学会前会长陈旭明认为,原则购回发展权的做法合适,近年港铁多次流标除了涉及地价问题外,亦与合作模式有关,反映现行批地机制已经出问题。
不过,近年政府批予港铁的上盖项目,不少均属于市区「靓地」,包括黄竹坑站、何文田站均属于「百亿」地王项目,当中还未计及超过1,100万楼面的日出康城项目(第4期及其余部分),市场估计,如要回购所有项目发展权,将会涉及数以百亿元公帑。
另外,资深规划师及长远策略委员会成员林筱鲁补充指,除了涉及大量公帑外,收回发展权仍存在两个问题,首先是上盖项目是批予港铁作为兴建铁路的补贴,有机会影响铁路工程的融资问题。
其次,铁路上盖项目不少涉及车站工程等,要绕过与港铁合作、直接批地予发展商,会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。林筱鲁认为,港铁项目现时常常流标,因为是楼市不明朗下的短暂问题,不应该因此而改变多年来被视为成功铁路发展模式。